原题:森林疗愈、船型屋纳凉、山顶夜跑、峡谷漂流……
海南各大景区打造“全场景避暑体验”
背对青山,音乐环绕,舒展四肢,深吸一口清新空气……近日,在保亭神玉岛文化旅游度假区的一间瑜伽房里,海口市民董馨淇带着两个孩子一同练习瑜伽。山间清风穿堂而过,即便没有空调,房间里也满是清凉。
“这是我第三次来神玉岛了,一走进绿水青山,就觉得特别舒服、格外清爽。”董馨淇笑着说,她喜欢在闲暇时和家人走进自然景区,既能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馈赠,也能享受景区的配套服务。
目前,海南共有2A级以上景区86家。如今,不少像董馨淇这样的市民游客,纷纷选择走进景区避暑纳凉;而诸如保亭神玉岛文化旅游度假区之类的景区,也在不断升级硬件设施、优化服务细节、推出特色体验项目,让游客的“清凉之旅”更添惬意。
走进神玉岛文化旅游度假区,坐上游船,行于碧波之上,抬眼便是山水相映,周身的疲惫被眼前的风光涤荡;徒步栈道,清脆鸟鸣悦耳,时有山风拂面,空气中的负氧离子令人陶醉。景区内还散落着多处康养小院,为游客提供森林疗愈、道医瑜伽、特色疗愈项目、膳食疗愈等康养项目。
来康养的,不只是中老年人。神玉岛酒店总经理习正恒介绍,神玉岛的康养服务不仅面向中老年群体,更聚焦35岁至45岁的城市白领。数据显示,去年神玉岛接待康养人群近10万人次,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近10%,年轻客群占比持续提升。
山水间藏着清凉,民俗文化里也有独特的消暑意趣。在保亭的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黎族先民世代相传的纳凉智慧被原汁原味地搬进了景区。
槟榔谷内随处可见船型屋,其巧妙运用树木、茅草、红泥等天然材料,形态似倒扣的船。这些船型屋曾化解了山区居住易潮热的难题。
游客走进船型屋,不仅能体验到物理上的清凉,黎家小妹还会热情奉上鹧鸪茶、山兰酒,带来舌尖上的清凉。
来自蒙古国的游客阿荣吉亚是第一次来海南,她说,海南虽地处热带,与家乡的环境截然不同,但走进槟榔谷的船型屋,喝了山兰酒,便觉暑气消散,“海南处处是绿树、处处吹凉风,让人很舒服。”
“通过非遗技艺展示,让游客来到景区后,见人、见物、见生活,更能在凉爽舒适的环境中感受海南文化。”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副总经理陈国东介绍。
据了解,该景区在优化文旅资源时,特别注重结合夏日特点,将民族文化、非遗技艺、趣味互动融入清凉场景中,如在树荫掩映的展演区观看演艺,在通风凉爽的体验馆参与非遗制作,让游客在清凉氛围中满足文化的情绪价值。
在三亚鹿回头风景区,依托山顶夏夜的清凉气温,景区推出夜跑、演唱会等活动;在五指山红峡谷文化旅游区,景区打造绿荫覆盖率超60%的玩水自由空间,包括漂流、飞拉达、亲子露营、峡谷栈道等体验项目;昌江霸王岭景区则推出暑期清凉优惠,亲子团、情侣团、家庭团等出游均有优惠……
据悉,今年3月起,海南全面实施景区强基焕新升级行动,聚焦基础设施、服务体验、产业融合、数字赋能等关键领域推出的七大专项行动。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南将持续以“清凉服务”为抓手,推动景区软实力与硬设施双提升,打造特色清凉场景,让“清凉一夏 海南度假”成为深入人心的文旅名片。(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惠 实习生 劳兰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