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琼海阳江镇100MW光伏项目投产
借“光”生“金”,426户村民共享“阳光红利”
7月14日,琼海市阳江镇江南村田野上,湛蓝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绵延铺展,将光能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清洁电流”。
这是江南村首个100MW光伏项目,预计年发电量10800万度,可满足约3.9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需求,是集“绿色发电、土地增效、农民增收”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为该村426户村民带来稳定收益,成为他们心中的“绿色银行”。
“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是我们工作的核心出发点。”阳江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镇党委、政府多次与国能(海南)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深入磋商土地流转价格及支付方式,最终确定土地流转25年的总租金为4.5万元/亩。
据统计,该项目共惠及426户征地农民,户均增收达18万元,为村民增加“阳光收益”。其中,阳江镇江南村村民彭先生拿到20多万元租金后,顺利解决了建房欠款问题。“之前盖房欠着钱,心里总不踏实,现在拿到租金,终于松了口气。”他感慨道。
据介绍,从项目启动到正式并网发电,阳江镇仅用了79天。为推动项目尽快落地,阳江镇迅速组织镇、村干部组成5个宣传发动工作组,其中镇干部负责政策解读与统筹协调,村干部则发挥人熟地熟优势挨家挨户耐心走访。工作组每日汇总数据、分析地块、动态调整工作目标,仅开展3天便高效签订了200多亩土地租用协议,并火速发放了1000万元现金补偿款,用“真金白银”的实际效益消除了村民的顾虑;短短18天内,便完成了全部1750亩土地的签约、测绘等复杂工作,为项目快速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项目已于5月30日成功并网发电,运营首月发电量即达20MW,完成产值纳统1.56亿元,展现出良好的开局态势。国能(琼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工程部负责人刘甲明介绍,当前项目正进行工程收尾与缺陷整改工作,下一阶段将重点推进光伏板下土地的精细化农业种植,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农光互补”立体化土地经营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用地整合了大量的此前因槟榔黄化病肆虐而被迫撂荒或低产的“伤心地”,如今摇身一变成了高效产出的“致富田”。
“过去村民主要靠种植槟榔增收,受黄化病影响槟榔产量下滑,村民收入很不稳定,地都撂荒着让人发愁。”江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运波坦言,现在土地出租后,村民有了固定且可观的租金收益,解了燃眉之急。后续项目方将组织在光伏板下发展种植,村民还能再添一份务工或合作的收入。“村民对该项目的认可度非常高,不少人已热切期盼着项目能规划二期,进一步放大‘阳光产业’带来的综合红利。”王运波说。(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博新 实习生 熊宝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