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海南推行外资企业登记“五位一体”改革,持续提升外商投资创业办事便利度
外资入琼“办事成本基本为零”
作为一家外资企业的负责人,何金强的工作常态是“满世界飞”。
“即便在境外,也能随时随地登录‘海南e登记’平台在线办理登记业务,给我们省了不少事。”何金强说,放在以前,他只能在境外打印材料,完成公证、签字后再寄回国内找人代办。
从“找代办”到“在线办”,变化始于海南推行的外资企业登记“五位一体”改革。
率先在全国推行港澳非自然人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简化版公证文书,推动部分外资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办理,简化外资企业设立登记材料、事项和流程,实施外国企业直接登记制度,构建企业开办、变更、注销“三个一件事”+“免申即享”服务链……近年来,海南推行外资企业登记“五位一体”改革,通过减材料、减环节、优服务,持续提升外商投资创业办事便利度。
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实有外资企业10604户,同比增长15.64%,增速位居全国第一。
打通堵点,业务“随时办”
境外投资者在海南办理企业登记业务,难不难?起初,美国公民石先生的回答是:有点难。
“原先我只能在境内找人代办。”更让石先生苦恼的是,这一过程中,他不仅要将相关申请表单下载、打印、签字后再扫描上传,还需提交自然人身份附加证明文件材料,“申办该文件通常要耗时1个月到3个月,花费上千元的费用,办事成本非常高。”
自己办不了、动辄还要折腾几个月,事情究竟堵在了哪儿?
“此前境外自然人投资者无法在‘海南e登记’平台完成在线身份认证、电子签名,这才导致外资企业登记网上办事流程不畅。”海南省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局局长陈术颖表示,为破解这一办事堵点,该局积极对接公安、移民管理等部门系统,通过“数据跑”持续拓展境外投资者身份核验渠道,一旦比对成功,系统即可自动生成电子签名。
不久前,石先生再次办理海南公司的登记业务,体验感大为不同:自己持有效证件登录“海南e登记”,即可全程电子化办理业务,且已实现在线身份认证,无须再额外提供自然人身份附加证明文件材料。
“办事成本基本为零!”他直呼。
如今在海南,港澳居民持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持来往大陆通行证、外国人持永久居留身份证、华侨持护照、港澳台同胞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均可通过“海南e登记”平台全程电子化办理业务。
即便不在海南,企业登记业务依旧能实现“在线办”“随时办”。
陈术颖说,考虑到不少投资者长年在境外生活或出差,该局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成功打通“海南e登记”境外登录通道,并推出双语版电子表单,极大提升投资者办事便利度和体验感。
删繁就简,办事更“无感”
50余页,立减至8页!不久前,来自香港的投资者詹先生到海南办理企业登记手续时,见证了一场证明材料“大瘦身”。
“过去,我们到海南办理相关业务时,要先到香港公证人协会、中国法律服务公司开具主体资格证明。”詹先生吐槽,这份证明足足有50多页,他们得一页页扫描上传至“海南e登记”平台,或到属地窗口提交,“特别不方便。”
证明材料能否再少些?办事流程能否再优化?
“我们积极争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支持,在海南试行港澳非自然人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简化版公证文书,将这一公证文书由50多页压缩至8页,并推行简化版公证文书电子化流转。”陈术颖表示,如此一来,企业不必再手动上传,直接在系统上输入公证文书编号即可,进一步提升了办事效率。
“删繁就简”的,不仅是这份公证文书。
为进一步推动外商投资便利化,我省充分运用海南经济特区立法权及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制定权,先后出台《海南经济特区外国企业从事服务贸易经营活动登记管理暂行规定》《海南自由贸易港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率先实施外国企业直接登记制度,并将减少设立外资企业登记材料、事项和流程等改革举措固化为法规。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时需要变更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往提交变更申请后还得等着注册专员审核通过。”詹先生注意到,如今,企业将这些变更事项自主公示即可,不再需要提交任何材料。
更便利的,不仅是“准入”这一环。
以企业视角为牵引,海南还上线外资企业开办、变更、注销三个“一件事”,实现外资企业业务“串联分头办”变为“并联集成办”。
“我们探索开展‘免申即办’特色服务,实现许可证变更、注销免于申请、免于提交、免于审批和零跑动、零材料的‘三免两零’无感办理服务,办理环节由5个压减至1个,材料压减超77%。”陈术颖表示。
来琼投资更便利,吸引外资持续“加仓”。来自省市场监管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投资海南的国家(地区)已由2018年的43个增至目前的176个。(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