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昌江,“向往的生活”跃出荧屏-新华网


在昌江,“向往的生活”跃出荧屏

2025-05-22   09:02:56
来源:海南日报
字体:

  原题:借助综艺热潮打造文化IP,以综艺赋能文旅新业态

  在昌江,“向往的生活”跃出荧屏

  “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村民只是靠打渔过日子。”5月17日下午,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沙渔塘社区蘑菇屋项目经理陈志敏站在海滩上,指着如今游人如织的海岸线感慨道。

  自从2022年在此取景的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播出后,短短3年间,这个小渔村的面貌焕然一新。近日,随着热门综艺《哈哈哈哈哈》的播出,节目取景地沙渔塘社区再次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从《向往的生活》到《哈哈哈哈哈》,借助综艺热潮,以综艺赋能文旅,沙渔塘社区已经跃出荧屏,实现了从偏远渔村到“网红打卡地”和热门景点的华丽转身。

  从“流量”到“留量”——

  开发探索不止于“复制节目场景”

  日前,一对来自广西的新人在沙渔塘海边沙滩举行了婚礼,并邀请亲友在此共度两天一夜的“婚礼+度假”。当下,这类“微度假”模式正成为新趋势,成为沙渔塘新的旅游增长点。

  “目前蘑菇屋项目已发展出多元业态,婚庆拍摄、企业团建、研学活动等订单不断。”陈志敏告诉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除了移植综艺场景,沙渔塘还结合自然资源让拍摄取景地实现价值跃升。

  3年前,《向往的生活》带火了沙渔塘。为了让综艺流量为文旅市场带来“留量”,昌江近年来积极探索破题。沙渔塘的开发探索,既着眼于让综艺场景不再局限于荧屏,又不止步于“复制综艺场景”。

  来到沙渔塘的游客,基本都会在蘑菇屋打卡拍照。从取景地变成游玩地,综艺场景在这里已衍生为可参与、可消费的文旅产品——蘑菇屋被保留为地标民宿、明星同款赶海体验升级为亲子活动、沙滩水吧变为夜间经济载体。

  “我们还不定期举办音乐节、篝火晚会以及研学赶海等活动,争取把线上流量引到线下,实现‘长红’。”陈志敏透露,社区还计划利用周边林地资源开发“林下经济”,建设生态木屋营地,努力打造“四季无淡季”的旅游生态。

  不仅如此,当地还在取景地植入水上娱乐、落日K歌、露天电影、车尾箱市集等年轻化、潮流化的滨海消费场景,将综艺流量转化为持续消费动能。

  让“网红”变“长红”

  文旅融合推动小渔村焕发新活力

  “之前在综艺节目中看过蘑菇屋,听说又有新的节目在这里录制,我们就趁着周末来这个网红地感受一下滨海风光。”近日,沙渔塘社区的蘑菇屋旁,来自澄迈县的游客黄平凡在沙滩上与同伴举着手机,忙着给这次西部之旅“出片”。

  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升级、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文旅服务标准,并在保留渔村原生态风貌的基础上开发多元业态……当“向往的生活”在沙渔塘社区逐渐具象化,游客们也循着这份诚意奔赴而来。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沙渔塘社区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21.4%。

  走在沙渔塘社区的村间小道上,记者看到多处居民住宅的墙上画满艺术涂鸦,热闹的村民市集沿路排开,烧烤等美食香气扑鼻,烟火气与文艺范在此交融。

  “现在越来越多人来这里旅游,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钟三妹是在沙渔塘生活了30多年的老渔民,自从沙渔塘“出圈”后,她瞄准商机开起小卖部,“卖椰子,卖饮料,一天能赚不少钱。”

  曾经的渔民成为“赶海向导”、村民化身“民宿管家”“饭店老板”,像钟三妹一样吃上“旅游饭”的村民不在少数。

  近年来,沙渔塘依托节目热度,通过文旅融合与产业创新,不断打造多元体验场景。从荧幕到现实,渔村的烟火已升腾为文旅发展新业态。“接下来将在综艺IP的加持下进行持续投资引流,为本地居民创造更多致富商机和宜居宜业途径,促进乡村产业增收,实现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昌江乡村振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阳秀)

【纠错】 【责任编辑:王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