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海南来说,要实现自贸试验区的突破,特别是下一步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突破,资金的自由流动是非常重要的。资金的自由流动一定会涉及到现有的金融外汇,包括资本项目管制的一些突破。海南自贸区的总体方案,关于金融的开放创新,一个还是要强调服务实体经济。第二个要强调这个人民币的跨境使用。第三个要建设一批交易场所。如果我们能够打造一个跟国内资本市场相对隔离,但是跟国际资本市场又能够有效对接的“准离岸”的一个金融小环境的话,会大大地有助于提高海南甚至整个国家在全球金融资源配置当中的功能。第四个,金融的开放要和有效的监管很好地结合起来。让海南既成为一个金融开放的高地,但同时又能够成为一个非常有效的,管控风险的这样一个区域,能够守住金融安全的这个底线。
口岸监管方面一个是突出信用监管作为根本。要对企业进行分类,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在查验过程当中就可以给予优惠,减少查验的频次,甚至是不查验。但是信用等级差的企业,必须要加大查验的频次。信用等级是可以动态调整的,让这些企业守法的效益很高,但是违法的成本也非常高。第二个,在口岸监管方面要大量地使用第三方的力量,作为政府专业监管的一个重要的补充。第三个,进一步优化口岸监管的流程。比如说上海,因为外高桥的港区和外高桥的保税区它不在一块儿,能否做到在码头卸下的集装箱先直接进入保税区,然后再进行报关报检?在保税区里面有很多保税的货柜,跨境电商从海外进来放在那儿是免税的,但是同时也没有进行检验。在跨境电商向区外、国内发货的时候,频次非常高,每次的量又很小。怎么样能够做到多批次地发货,集中地报关,集中地报税?在保税区范围内,如何对这些跨境电商的货柜进行预检验?这样都有利于提高这个跨境电商的物流通关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