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18日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式启动全岛封关。封关不是封岛,而是更高水平的开放。它本质上就是把海南岛全岛建成一个海关监管特殊区域,主要特征就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
“一线”指的是海南和境外之间的关口,以贸易自由便利为核心,面向国际开放。境外的货物、资金可以更自由地进入海南,手续更简、限制更少、成本更低,让海南与国际市场无缝对接。比如,今后外资可以和内资一样,自由进入除“负面清单”外的所有行业领域,包括不少内地尚未完全开放的领域。
“二线”指的是海南和内地之间的关口。“二线”管住,就是针对“一线”放开的内容实施精准管理。当货物从海南进入内地时,海关会依法监管,并征收相关税款。这就像一道“防火墙”,既保障了海南的特殊政策环境,又防止冲击内地市场。封关后,中国内地居民到海南出差、旅行,和现在一样,不需要办理额外的证件。
岛内自由,就是在海南自贸港内,各类要素可以相对自由流通。在封关后的海南岛内,通过低干预、高效能的精准监管,实现岛内企业自由生产经营,这将极大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活力。比如,许多行政许可事项被取消,企业只需承诺符合条件即可开展业务,实现“市场准入承诺即入”。
全岛封关对个人意味着什么?
对消费者和游客来说,全球好物,触手可及——届时,从服装服饰、鞋帽、陶瓷制品、丝巾、咖啡、茶等6类国内商品,到瑞士名表、法国香水、美国珠宝,你能购买到的免税商品种类更多,价格更便宜。
对企业和投资者来说,政策赋能,商机无限——加工增值30%免关税政策落地生根,目前享惠货值超百亿元,免征关税超8亿元。
封关运作后,这一政策进一步优化:放宽企业享惠门槛,取消对享惠企业鼓励类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60%以上的限制;扩大进口料件范围,在此前仅允许保税货物开展试点的基础上,将“零关税”进口货物纳入政策适用范围;优化加工增值计算公式,将海南自由贸易港自产货物的价值计入增值部分,让企业更容易达到30%的增值率;扩大加工增值累计的适用范围,对于保税货物经过上下游不同企业加工制造产生增值的,增值部分可以累计计算,鼓励企业拓展延伸产业链条。
对创业者和求职者来说,进出自由,机遇多多——零关税、低税率等优惠政策,将吸引全球企业入驻。这意味着有大量的高薪就业岗位和低门槛的创业机会。
对岛内居民来说,服务一流,生活更赞——全岛封关后,国际一流的医疗服务、教育资源和文娱产品等,会因为更开放的政策而更容易进入海南,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便利度。
(整理/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晓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