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打造劳务品牌、提供培训指导,探索多元化助农就业创业路径
琼中:新农人玩跨界 让“副业”变“富业”
9月18日,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吊罗山乡大美村外的山地,黄振德手握着遥控器,观察实时画面,操控无人机给槟榔喷洒农药。“用无人机喷药,省时省力省钱。”这是他今年才掌握的新技能。
在琼中中平镇烧炭朗村村民邓政春家,刚刚出炉的糕点香味四溢,等着游客过来品尝。而在半年前,她对如何制作糕点一窍不通。
得益于琼中就业服务中心探索多元化助农就业创业路径,当地越来越多农民掌握了多种技能,拥有了“第二职业”。
培训技能
农民化身“多面手”
黄振德是琼中吊罗山乡大美村的村民,家里种有不少经济作物。当地属于山区,许多农作物依山而种,人工打药不仅费时费力,有时遇到急需打药防病虫害状况,只能从外面请无人机团队,既耽误农时,费用也高。
今年3月,听说琼中就业服务中心开展无人机操作培训后,黄振德立即报名参加。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操作,从应急处理到农药配比,他进行系统学习并拿到证书。随后,他买了一架大疆无人机,练习给自家的农作物喷药。
“手上只是稍微动一下,无人机就在空中移动好几米。”经过几个月的反复练习,黄振德找到了操控无人机的诀窍,喷药的效率越来越高。如今,俨然成为职业无人机手的他,还接到了来自周边村民的订单。
中平镇烧炭朗村依山傍水,每年前来游玩的垂钓爱好者众多。邓政春认为“有游客就有商机”。于是,她和当地近60名农村妇女一起报名参加了该县就业服务中心组织的烘焙课。过后,镇政府还安排糕点师傅上门,对她们进行面对面指点。邓政春认真学习,不到半年便“出师”,制作糕点的味色香俱全,大受游客好评。
“经过培训,不少农民都成了‘多面手’。”琼中就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针对村民提出的无人机操作、糕点制作、田间管理等培训意愿,在县城以及乡镇举办多种技能培训,有效帮助农民解决了务农时遇到的“种、管、养”难题,掌握新的生活和就业技能。
培养团队
“琼中主播”队伍壮大
背靠大树,轻点手机,霍婷婷随时随地化身“琼中主播”,推介当地的农产品。从东北嫁到琼中湾岭镇大平村的她,2020年首次“触网”直播带货,截至目前,她通过直播销售当地农产品累计超过200万元。
特色农产品丰富、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完善……琼中有发展电商直播的良好基础。琼中就业服务中心因地制宜,开始打造“琼中主播”劳务品牌,吸纳乡土人才和有意涉足电商行业的新人加入。同时,开设初、中、高级专业技能培训班,不断提高主播们的带货技巧。还带着主播们走进火龙果、绿橙等生产基地,实战锻炼大家的拍摄、剪辑、口播等技能,培养出了一支优秀的主播队伍。
比如,霍婷婷曾获得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主办的2024农村直播电商案例赛事活动总决赛“优胜奖”。6名“琼中主播”在第二届海南乡村振兴杯电商直播大赛中获奖。
该县还解锁了“电商+非遗”新玩法,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加入主播行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县级传承人王忠文通过直播,帮助全省多名黎锦织娘把黎锦卖到云南、江苏等地,销售额达60万元。
目前“琼中主播”团队有581人,累计带动就业1000余人次,助农销售近2000万元。“琼中主播”劳务品牌案例成功入选2024年度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典型经验做法清单。
“打造劳务品牌,旨在提升能力,扶持就业。”琼中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县还打造了“黎苗管家”劳务品牌,扶持一批家政保洁多面手,人均每月稳定增收近6000元。
培育品牌
咖啡香飘山村外
今年8月22日,2025海南首届国际咖啡大会在海口举行,来自琼中的飞瀑山咖啡展位人头攒动。从自学咖啡烘焙到收购当地咖啡豆,再到打响自主“村咖”品牌,飞瀑山咖啡创始人黄秀武实现了从普通农民到咖啡品牌创始人的转变。他说,是创业大赛让他理顺了思路,拓宽了出路。
创业大赛是琼中人社局扶持本地创业者的一个重要途径。琼中优秀创业导师王胜蓉记得,两人刚认识时,担任和平镇长兴村党支部书记的黄秀武已持有高级咖啡师职业证书,正踌躇满志带领村民发展咖啡产业。
长兴村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试种咖啡树,全村种植面积最多时达到3000亩。“长兴村的咖啡品质好,黄秀武也很有想法,但商业模式有待完善。”王胜蓉经过实地考察,结合当地实际,梳理出“沉浸式咖啡文化体验”这一亮点,引导对方完善品牌创立、产品包装等内容,助力黄秀武赢得创业第一桶金。
2024年11月24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之选”全球咖啡生豆大赛中,飞瀑山咖啡荣获罗布斯塔(咖啡豆)组别冠军,这是琼中咖啡产业首次斩获国际赛事金奖。
为了让更多的农民加入咖啡行业,琼中就业服务中心在长兴村举办咖啡师初级培训班,黄秀武也在村里成立了工作室帮助村民学习冲泡咖啡、拉花等技艺。随着和平镇深挖咖啡文化、打造乡村旅游线路,长兴村村民也想尽快掌握咖啡冲泡手艺,早日吃上“旅游饭”。
除了飞瀑山咖啡,琼中还培育了“紫山兰”米、“黎黎鸯”山兰酒、“丰和”生态农业等品牌,这些品牌的创始人均来自乡村。
从埋头种地到玩转“跨界”,一股来自乡村新农人的创业就业热潮,正在琼中涌动。(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宁玥 林书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