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口9月22日电(记者罗江、杨冠宇)在海南省洋浦保税港区的海南红焱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工人们忙碌地分解来自巴西和阿根廷的牛肉,为后续生产牛肉干、酱卤牛肉等即食产品做准备。
拉美地区是中国的主要肉类进口地之一,该地区畜牧业草饲比例高,脂肪含量较谷饲肉类低,符合当前中国消费者对食品的健康、低脂需求。面对日益增长的外贸需求,2023年洋浦港开通了至巴西的南美洲集装箱航线。
近年来,中国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加工增值超30%内销免关税政策最早在洋浦保税港区落地。不少肉类加工企业纷纷在洋浦落地建厂,从拉美国家进口原料进行加工。
这是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5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我们从巴西、阿根廷进口牛肉,在洋浦制作成商品后销往全国。”海南红焱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王伟壮说,巴西和阿根廷牛肉品质好、成本有优势、供应稳定,公司每年从拉美进口约2000吨牛肉,随着生产规模扩大未来还将增加进口量。
海口海关数据显示,近年来越来越多拉美国家的特色产品出现在海南市场。今年前8个月,咖啡、鲜樱桃、龙舌兰酒等产品进口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中国餐桌上的拉美“风味”更多了。除了大豆、牛肉等传统品类,智利车厘子、秘鲁蓝莓等优质水果日益受到中国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旺盛。如今,还有一些原产于拉美的独特水果品种在中国“安家”。
海南省琼海市的“世界热带水果之窗”瓜果飘香,来到这里就像走进一座水果博物馆。建设运营该园区的海南盛大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从包括拉美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地引进近700个水果品种,并筛选出口感好、产量稳定、市场接受度高的品种推广种植。
原产于古巴的马梅果、原产于巴西的四季红樱桃、原产于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的花生奶油果……各种来自拉美的“新奇特”水果长势良好。
这是在海南省琼海市“世界热带水果之窗”拍摄的马梅果(9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海南盛大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农艺师陈兵说,海南与许多拉美国家纬度相似、气候相近。引进的拉美水果品种在海南种植表现良好、适应性强,一些品种已经开始规模化推广种植。
以燕窝果为例,这一原产于厄瓜多尔的水果过去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很罕见,如今已频繁出现在各大超市货架上。除了从拉美国家进口,中国多个省份已有种植。海南盛大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繁育的燕窝果种苗销往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多个省份。
当前,海南自贸港正在推进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开展国际种质资源合作日益便利。依托政策优势和热带气候条件,海南正在积极引进包括拉美地区在内的同纬度热带新奇特水果种质资源,致力于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甲水长期从事牛油果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他计划今年去一趟牛油果的故乡,与当地科研机构、企业探讨深度合作。
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荣邦乡一牛油果种植园附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甲水(左)与种植户进行交流(8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王甲水说,中国市场对牛油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无论是进出口贸易还是联合科研方面,中国与拉美国家都存在广阔合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