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口7月15日电(记者陈子薇)今年暑假,海南的孩子们有了新去处。
海南省五指山市畅好乡的爱心托管站中,头戴黎锦编织头巾、身着黎族筒裙的黎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朱燕荣正教孩子们唱民歌《放牛谣》,此时22个孩子也目不转睛地看着讲台上的老师和手中的曲谱。
黎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在海南省五指山市畅好乡为孩子们授课。新华社发
“老师,您头上戴的是帽子吗?”
“不是哦,这是我们黎族的头巾。”朱燕荣笑着回答。
朱燕荣听说乡里有了爱心托管站,马上报名成为了黎族民歌授课老师,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民族色彩。
“我想教孩子们唱黎族童谣,让他们更加了解本民族文化。孩子们都很乐意学,给他们上课非常开心。”朱燕荣说。
五指山市畅好乡副乡长黄璐介绍,爱心托管站平时是农家书屋。班里的孩子几乎都是黎族,父母多外出务工或在家务农。有了托管站,有了老师和志愿者的暑期安全护航,孩子父母也能安心工作。
“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是优先照顾对象,在开班前,我们在村里入户走访,希望有条件接送孩子的家长把孩子送来托管站,让孩子们度过开心、充实的暑假。”黄璐说。
据介绍,为解决家长暑期“看护难”问题,共青团海南省委牵头,海南省教育厅、民政厅、妇联等数十家相关单位共同组织建设218个乡镇(街道)爱心托管站。
爱心托管站利用校舍、便民服务站、党群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等场地资源,以“公益+志愿”为特色,面向6至12岁青少年,优先照顾城乡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新就业群体子女,以托管看护为主,同时提供课业辅导、安全自护、爱国主义教育、心理教育、科学普及、文体活动等多元化服务。
志愿者在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玉沙社区爱心托管站给孩子上课。新华社记者 陈子薇 摄
共青团海南省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爱心托管站是2025年海南省级民生实事项目,从7月7日持续至8月31日,首批惠及近6000名青少年儿童。海南省共青团系统共招募教师、在校大学生、青少年事务社工等1467名志愿者,承担课业辅导、课程教学、心理疏导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