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了,海南“村VA”依然火爆!
2025年海南“村VA”开赛近一个月,从铜鼓岭、重兴镇,再到铺前镇,周周精彩、站站火热、处处沸腾。
仅7月12日当天,铺前镇游客数量就达到2.2万人次。其中,铺前“村宴”137桌,1500余人集体用餐,场面就像过年一样,好不热闹。
久久不见球场见。如今,海南“村VA”已然成为夏天的固定“节目”,其吸引力、生命力、带动力着实让人“没想到”。
没想到——
草根赛事竟有如此吸引力
讨论赛事的吸引力,不外乎看赛事参与度、关注度、讨论度、传播度。
从“一域精彩”到“全岛沸腾”。在铺前站比赛中,作为东道主的铺前古镇队对阵了海南“村VA”新军定安龙河工业小镇队、三亚天涯黎乡队。2023年举办以来,海南“村VA”赛事持续扩容升级,规模更大、规格更高。2023年首届比赛20支队伍来自文昌、海口、琼海、澄迈四地。今年,参赛队伍增至32支,来自海南岛东西南北中,覆盖文昌、海口、三亚、儋州、琼海、万宁、澄迈、屯昌、定安、琼中、临高11个市县。从文昌“发球”到各市县“接球”,这项赛事的影响力在全岛范围内快速扩展,“海南‘村VA’”更加名副其实,“全民排球”的魅力全面展现。
从“席卷海南”到“连接海内外”。从全国来看,与足球、篮球相比,排球的影响力和群众基础相对较弱,海南“村VA”的吸引力能够溢出海岛,甚至走出国门,显然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实际上,借助多家国内主流媒体、商业平台的直播、报道,海南“村VA”已是全国瞩目的乡村体育IP,6月15日晚,百万网友在线围观了本届海南“村VA”的开幕式和揭幕战。不仅如此,今年68场比赛都将全程直播,覆盖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丹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如今的海南“村VA”已经声名远播,成为五湖四海“有头有脸”的海南品牌赛事。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自举办以来,海南“村VA”就不乏“外国球员”“老外观众”,构建起中外民间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比如,2023年,加拿大籍斯洛伐克前职业排球运动员杰伊·柯瑞克斯“加入”潭牛站的比赛;2024年,海南“村VA”促成了中马友谊排球交流赛;今年,来自俄罗斯、日本、英国等12国的外籍“海南旅游国际推荐官”临时组队与文昌本土球队一较高下……去年8月,《中国旅游报》曾头版关注海南“村VA”,报道称“‘村VA’还受到了加拿大、新加坡、荷兰等国家游客、华侨的关注,不少人自发前往现场‘追球’”。如此种种,无一不让国际范在海南“村VA”更具象化,无一不是海南“村VA”吸引力的彰显。
没想到——
乡村舞台竟有如此生命力
三年时间的探索实践、三届赛事的发展成效,足以证明一项赛事的生命力。
海南“村VA”的诞生有一定偶然性。2023年,借着海南队在中国首届男子九人排球精英赛上夺冠的热度,在贵州“村BA”“村超”爆火之后,海南“村VA”乘势“出道”。彼时,许多关心支持海南排球的人不免会有些担心:只靠新鲜劲,风头一过,“村VA”能不能持续火爆?
没有让关注者、支持者失望,海南“村VA”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截至目前,海南“村VA”累计吸引现场观众超120万人次,全网曝光量突破13亿次。以今年海南“村VA”重兴站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短短6天时间,全网曝光量破亿。
持续火热的观赛数据,印证了海南“村VA”的蓬勃生命力。移步至海南“村VA”现场,在火热氛围中,对这个乡村舞台生命力的体会会更加深刻、真切。
“玩花活”持续增强新鲜感、观赏度——
独有趣味带来更多乐子。近期“苏超”火出圈,其自带的“散装江苏”地域梗是一大催化剂。其实,海南“村VA”也有“网红基因”:光脚扣杀、板凳打球、手牵手打球等花式玩法,赚足了观众眼球,也给观众带来了竞技性之外的运动快乐。赛制革新增强观赛体验。海南“村VA”的九人制排球赛制,不仅参与性强、趣味性足、灵活性高,而且战术与打法多,比赛激烈有趣。今年首推“外援机制”,进一步增强了赛事的竞技性与观赏性。
“村VA”不局限于排球,不只是赛场——
竞技舞台成为文化秀场。抬着特色文昌鸡,手持书法画卷,唱响儋州调声,身着精美黎锦……参赛队伍以极具创意的入场式,将地域文化符号与排球运动结合,赋予赛场全新的文化标签。多元活动丰富观赛体验。赛场之外,主题市集的特色文创和新鲜特产,以及音乐会的精彩演绎、美食摊位的风味小吃,都在为海南“村VA”“加戏”。当“赛事+文旅+乡土”融合,村宴、市集、歌舞、非遗一起上场,群众体育赛事也就有了乡土狂欢体验。
“村味”“趣味”“潮味”,说到底是“人情味”,政府搭台不抢戏,把“球权”交给群众,海南“村VA”的生命力定然不会枯竭。“草根”球员在竞技场打得激烈,线上线下观众看得热闹,大家为的是纯粹的热爱,图的是纯粹的开心,激情、感动、欢乐是最深刻的记忆。三年来,心跳与山呼海啸的呐喊共振,情感与多元深刻的体验共鸣,海南“村VA”的生命力已超越排球场的边界。
没想到——
“村字头”活动竟有如此带动力
一项赛事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竞技层面,还体现在其带来的经济效益。着力提升赛事的吸引力、影响力,其根本目的正在于增强赛事的带动力。
正如村宴上的“头盘菜”汇聚多种海陆珍馐,海南“村VA”将村味、流量、商机、乡村振兴、文体旅融合等要素融在一起,热锅下油,猛火快攻,大锅烹炒,烩出浓郁香气。自2023年创办以来,海南“村VA”构建起“排球+”的立体化发展模式,累计创造旅游综合收入超5亿元。
一场球赛勾连文旅消费。6月15日晚,2025年海南“村VA”在国家4A级景区铜鼓岭开幕。文昌创新“山海+体育+文旅”模式,首次将“村VA”搬进景区,其目的不言自明,即进一步推动“体育+”与“文旅+”紧密结合。包括铜鼓岭在内,今年海南“村VA”各站赛场周边均配套乡村市集、百桌千人村宴等特色活动。同时,特别推出“村VA”主题巴士串联乡村旅游景点,打造“跟着排球去旅行”全景体验。这些创新举措将体育赛事转化为多元消费场景,形成“赛事引流—消费转化—产业增收”的良性循环。
“一颗排球”赋能产城融合。本届四站赛事对接文昌“4+1”主导产业,以龙楼航天产业、重兴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铺前海洋渔业、文城文旅产业为依托,精心打造“排球+产业”示范带,为特色产业提供宣传平台,实现赛事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持续激发乡镇发展活力。比如,铜鼓岭站比赛融入航天元素,在航天主题市集设置“外太空咖啡店”“航天神舟科技馆”等特色展位,为球迷与游客打造了集体育、航天、文旅于一体的夏日狂欢;重兴站比赛直接带动助农市集及重兴三角庭农场周边商户的销售增长,营业额近百万元。
一个IP拉动乡村振兴。海南“村VA”赛事IP持续扩容,重磅推出“宴、赛、游、集、秀、播”六大“村字头”系列活动。“村宴”一站一味,充满烟火气;“村赛”有拔河、“抓鸡”等趣味项目;“村游”可赏航天发射场、体验斑兰产业等;“村集”商户扩员,“一镇一品”丰富多样;“村秀”为草根提供舞台;“村播”人人皆可参与。比赛期间,这些活动同步登场,传统乡村赛事升级为沉浸式文旅体验。“村字头”系列活动的聚力效应,正让文昌的乡土文化在互动体验中火起来,也让全民参与热情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这正是海南乡村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
海南“村VA”持续火热,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扎根“排球之乡”的沃土之中,踩准“农文体旅商”融合的节拍……“村VA”击中的正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真实渴求。一届一届办下去,海南“村VA”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相信,只要守住“草根”本色,跟上时代步伐,“村VA”的惊喜,定不止于当下。(陈奕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