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技能、有冲劲……海南田野上的“领头雁”如何求新出新?-新华网


有技能、有冲劲……海南田野上的“领头雁”如何求新出新?

2025-11-06   10:56:26
来源:新华网
字体:

张潮瑛(左四)和村民一起编织黎锦。新华网发

  近日,来自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的张潮瑛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结业证书。经过一年的学习,这位帮助黎族姐妹销售黎锦服饰的“80后”黎族姑娘信心更足了,她打算将海南的黎锦带出国门,让更多的人了解海南黎锦独特的文化魅力。

  为培育更多优秀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2024年3月,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的若干措施》,为“头雁”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随着2024级“头雁”学员的顺利结业,越来越多懂技术、善经营、有担当的“领头雁”活跃在海南的田间地头、产业一线,成为推动海南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力量。

  技能赋能,激活乡村特色产业

  “从小就看到外婆在织锦,耳濡目染。真正学习是大学毕业后专心拜师学艺。”张潮瑛说,当时是为了完成大学的毕业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她专门在白沙黎族自治县文化馆非遗档案室学习了一个月。2010年大学毕业至今,张潮瑛已拜访了多位黎锦传承人,一直在尝试黎锦的创新。2016年,张潮瑛成立白沙灿然黎锦手工艺专业合作社。

  五指山水满乡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金漳,是茶产业的“领头雁”。他深耕茶文化,不仅熟练掌握传统制茶技艺,也引入现代种植管理技术优化茶叶品质,推动茶产业从单一种植向“种植+加工+文旅”全链条延伸,让深山里的茶叶走出了一条品牌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带动周边农户通过种茶实现稳定增收。

五指山水满乡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金漳在整理茶叶产品。新华网发

  自己有技术,同时授人以技术。澄迈才存共享农庄创始人徐取俊整合近600亩土地,投入4000多万元资金,打造水果采摘园、才存咖啡厂、自贸港热带产品加工仓储基地、农味饭庄等产业。有了这个基础,他创办了澄迈才存乡村振兴学院。“把产业布局到乡村后,我一直思考着怎么让百姓参与进来、从中获益。”徐取俊说,如今的才存乡村振兴学院成为了新型职业农民的“讲习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冲劲引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技能是海南乡村“头雁”们撬动产业发展的关键支点。“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冲劲,是“头雁”们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内核。

  临高县调楼镇鲁楼村村民曾扬扎根基层,逐渐从村民成长为乡村致富“领头雁”。为掌握“隆道鹅”养殖技术,他四处求学,翻阅各类相关书籍资料,拜访业内专家,不断实践与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地环境的养殖方法。随着自家脱贫,曾扬没有忘记带动乡亲共同致富,成立隆道养鹅合作社,邀请专家为村民讲解养殖技术,让更多的农户养鹅致富。

  澄迈县桥头镇玉包村坐拥优质海域,却因为散户养殖“各自为战”陷入困境。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符文军联合周边8个村(居)党支部,牵头成立玉包领航渔业公司,创新推出“技术培训+分红激励”方式解决养殖户缺技术难题,短短几年让玉包村晋升为省级美丽渔村,从单打独斗的养殖散户到抱团发展的产业集群。

澄迈县桥头镇玉包村网箱养殖收获丰收。新华网发

  “农民就是要在土地上做文章,只有勤琢磨、多尝试,才能多条赚钱的门路。”说起这些“领头雁”,海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符史涵认为,乡村发展产业,不管是从无到有,还是从有到强,都需要一批产业振兴的带头人。

  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海南乡村的“领头雁”们深知,乡村振兴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全体村民共同参与的“大合唱”。

  在“头雁”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村民也开始了创新,寻求改变。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崇德村委会淋水村邝必传因病致贫,后来家里种了槟榔树、青金桔树,养了黄牛,自己也从养羊“小白”到成为村里的“田教授”。文昌市蓬莱镇群合村委会牛桥村温邦东返乡后,选择观赏鱼新品种赛道,从20平方米鱼池到7000平方米现代化养殖基地,打造“海南鱼之梦”观赏鱼品牌,带动村民发展观赏鱼产业。

  作为琼中媳妇的胡桂兰跟随丈夫来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平镇,从村里租了40亩田种紫山兰稻,创办了紫山兰品牌,成为了琼中中平兰姐种植酿制山栏滴液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黑龙江姑娘霍婷婷嫁到琼中14年,深耕助农直播,入选2024年全国农村直播电商优秀案例。韦秀芳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根镇加钗村养五脚猪,从引进33头种猪到养殖3000头,再到建设保种繁育基地,成为琼中养殖业知名人物。

  在澄迈才存共享农庄,徐取凡等20多名大学生返乡后,跟着创始人徐取俊一起建设家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越来越多的返乡人才在产业发展中“求新出新”,通过建立合作社、签订帮扶协议等方式,为村民提供种苗、技术、销售等“全流程支持”。

  在琼海市博鳌镇莫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党员带头示范,探索稻虾、稻鱼等综合立体种养模式,鼓励并推动村民参与产业发展,让村民在产业发展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海南的“领头雁”们正以有技能、有冲劲的姿态展翅高飞。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领头雁”的责任与担当,带领乡亲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注入源源不断的乡村力量。(何倩)

【纠错】 【责任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