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记者从海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自2021年6月启动建设以来,海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已初步建成12个省级体系,覆盖槟榔、地方猪、地方鸡等19个农产品,形成贯穿十余条农业全产业链的科技支撑网络。该体系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凝聚专家团队、攻克关键技术,有效破解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难题,成为推动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创新机制激活产学研合力,体系打破区域和学科界限,在全省范围遴选114名岗站专家,组建近700人的科研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通过"长期稳定支持+全产业链布局"的新模式,让专家团队专注解决产业实际问题。
在科技的助力之下,一个个农业产业结出硕果:水稻体系育成的香稻新品种“海香7号”成为“公坡香米”品牌主导品种。石斑鱼体系研发的东星斑苗种繁育技术,将出苗率从2%提升至接近35%。文昌鸡体系研发出的文昌鸡育种芯片及配套育种技术,可使文昌鸡出栏日龄提前5-10天,种鸡产蛋量提高4-5枚。胡椒体系研发的胡椒机械化耕作模式及技术,可降低人工处理成本36%,作业效率较人工提高10倍以上。地方猪体系研发的低密度输精、精准高效低成本海南黑猪育种芯片、数字化管理、毛色分离等技术,可提高种公猪利用率20倍,降低测序成本40%,提高工作效率40%。
科技的支撑守牢了种业根基:海南在国内率先首创海南地方猪、地方鸡等特色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稳住了研究队伍,保护了海南黑猪、五指山猪、文昌鸡、儋州鸡等地方品种资源,使研发工作得到了发展和提升,成为了农民致富的明星产业。在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中增设野生稻保护与共享利用岗,集聚专家团队致力于海南丰富的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与研究,为我国粮食安全作贡献。
同时,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带动下,一批产业堵点迎刃而解:荔枝产业技术体系开发保鲜剂3种,可延长荔枝常温货架期2-3天,延长冷藏期6-8天。冬季瓜菜产业技术体系集成“全覆盖式防虫网+”豇豆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助推海南提高豇豆产品质量。槟榔体系证实了粉蚧是黄化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后续研究如何阻断黄化病蔓延明确了方向。芒果体系研发优质轻简高效生产技术,该技术可使芒果早上市7天,药剂使用减少25%~33%。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机制,完善现有12个体系岗站设置,逐步布局建设热带花卉、中草药等产业技术体系,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科技支撑网络,持续为海南自贸港农业现代化注入科技活力。(记者 易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