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幸福照相馆”公益主题拍摄活动教师节专场在海口龙湖天街举办。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封烁 摄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紧紧围绕“重师德、强素质、优结构、促改革、提待遇”等关键环节,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全省教师队伍实现规模扩大、结构优化、素质提升的良好局面。
一份份文件出台、一项项措施落地、一次次行动开展……海南自贸港正成为优秀教师施展才能的舞台,一个个有温度的育人故事正在琼州大地徐徐铺开。
有规模 有质量
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
躬耕教坛,儋州市那大镇中心学校教师陈玉霞34年奋战一线,直面学生“畏难”问题,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生动场景,让孩子们爱上数学;
扎根乡村,万宁市大茂镇中心学校教师郭娜初心如磐,化身孩子前行路上的“提灯人”,将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乡里娃”;
守护蔚蓝,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林柳连续多年深入西沙群岛开展海龟生态保护研究,大幅提升中国海龟在国际上的保护地位……
日前,2025年海南省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名单公布,他们是全省教师的楷模,也是全省好老师的缩影。
师者,人之模范也。好的老师,应该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近年来,我省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形成抓规范、树典型、惩失范的师德监管体系,全面营造良好师德师风氛围。琼州大地,一批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不断涌现。
自2018年以来,全省教育领域共有150名教师和14个集体荣获国家级表彰,900名教师和44个集体荣获省级表彰。
怀揣育人使命,王玲、蔡掬梦等乡村教师扎根大地,点亮万千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于赫、高丽娟等思政课教师创新课堂,让道理可感、观念可触、真理可悟;陈印霁、张渤海等职教教师积极探索,让不同禀赋学生多样成才……他们如璀璨星辰,照亮学子成才路。
优结构 优配置
教师队伍建设量质齐升
夜幕降临,城市地标的大屏幕上相继亮起“老师,您辛苦了!”“教师节快乐!”等标语。网络平台上,句句祝福更将节日气氛“拉满”,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高质量教育的根本力量。截至2024年底,我省共有专任教师15.4万人,总体规模与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生数量相匹配。
既注重量的增长,也重视质的提升。
顶层设计保驾护航——《中共海南省委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高位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政策陆续出台,大力支持乡村教师“优先发展”。
学历层次稳步提升——截至2024年底,小学、初中、高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分别达64.49%、93.13%、99.09%。全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56%。
创新人才补充机制——2021年以来,全省累计补充紧缺学科教师2.2万余人;实施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1700余名毕业生返回乡村学校任教;通过市场化方式为偏远地区精准引进骨干校长、教师,不断提高我省农村地区教师队伍水平。
“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促进教育提质,离不开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我省通过持续完善四级联动教师培训体系、构建完善优秀骨干教师队伍梯队建设体系、加大基层教育人才培训力度等举措,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
2021年至今,线上线下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校(园)长约26万人次;省级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开展中小学教师省级示范研修培训……一项项务实举措,推动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延伸。
今年,全省设立50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遴选121名骨干校(园)长培养对象,遴选1200余名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一名名优秀骨干学科带头人,组成梯队化人才队伍。
启动“上海支持海南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计划”4年来,累计选派8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240名校长及骨干教师到上海市名校挂职跟岗学习……一次次交流研讨,为海南打造本土化、特色化精品学校提供样本。
如今,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正不断壮大,为培根铸魂育新人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增活力 增底气
不断吸引优秀人才从教
“以前,我们的职称评定受限制,自从省里打破了教师职业发展通道的‘天花板’,我便有了更大的进步空间。”海口市琼山幼儿园教师张连珍如是说。
近年来,我省不断改进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在中小学、幼儿园阶段增设了正高级职称层级。受益于此,张连珍顺利拿到正高级职称,还有300多名像她一样的教师得以获评。
改革后,职称评定进一步简化评价标准,更加注重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改变了过分强调论文、课题、出版专著的倾向,让教师能更专注于教学实践工作。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面对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我省直面问题、直击瓶颈,多项改革齐头并进,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评价上,建立多元学术评价机制,针对不同学段教师分别制定不同的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制定出台基层学校教师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办法,调动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积极性。
配置上,通过提升培训、转岗等方式,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盘活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岗位资源。
保障上,近两年连续印发事项清单,将原有进校园的70项社会事务精简为5大类7项,切实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工作负担。
为了“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承诺,我省持续完善教师队伍待遇保障,将“保障教师工资待遇”纳入对市县综合考核指标体系;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及乡镇工作补贴,向条件艰苦的偏远乡村和长期在乡村学校工作的教师倾斜……
日前,省教育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加强尊师惠师工作的若干措施》,为广大教师送上尊师惠师“大礼包”,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更多教师能够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养师德师风,提升专业素养,厚植仁爱之心,力争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海南教育强省提供人才支撑。(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