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琼海以实招整治作风促发展
放心种,农田喝上“解渴水”
“大路村、江湖村等经常受水库水位下降影响,如果遇上干旱天气,就会对农作物灌溉产生很大的影响。”近日,琼海市大路镇党委通过征集意见箱,收到当地群众反映的水利设施老旧、水渠不通问题。
随后,大路镇立即行动,由镇领导挂点督办,抽调乡村振兴、农业、水利等部门骨干组建党员先锋队,展开蹲点调研、走访座谈。最终,通过调用抗旱资源、引入帮扶资金新建2座电灌站引深水“解渴”,并配合市水务部门清淤疏浚8公里渠道,有效破解了困扰村民的种植难题。
这是琼海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过程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和发展堵点,动真格、求实效的一个缩影。自学习教育启动以来,琼海主动将“六个坚决避免”集中整治机制作为突破口,以实招整治作风促发展。
工作专班直插项目建设一线。“企业用地解决了吗?”“拆迁进展如何?”……在富海产业园区,专班工作人员了解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难题,力求精准“把脉”。
同时,面向社会特别是各类经营主体,公开征集干部作风、项目建设、营商环境等方面问题线索,已转交督办56条。
为确保查摆问题不浮于表面,琼海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针对部分基层党组织可能存在“怕揭短”的思想顾虑,由学习教育专门工作力量下沉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和企业车间,用方言讲解问题清单,引导干部群众“自己找”“互相评”,推动问题形象化、具象化。针对梳理出的突出问题,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深入一线,将问题查摆与中心工作捆绑,推动解决园区征地拆迁、海水养殖提升、垃圾堆放处置等难题。
开门整治贯穿学习教育的始终。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被全盘接收、逐一列入清单和整治台账,形成整改倒逼机制。
学习教育的成效不仅体现在“当下改”,更着眼于“长久立”。琼海坚持“边查改、边总结”,紧盯干部作风、民生短板、高质量发展重点,对查摆出的倾向性问题和制度薄弱环节精准起底、举一反三。目前,全市各镇区各部门各单位已先后新出台规章制度72条,修订完善101条。比如,龙江镇结合巡视巡察和蹲点调研基层难点,聚焦乡村振兴、民生服务等群众痛点,制定多项整改措施。(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