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南省人民医院坚持“党建引领、医疗立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以学科建设为引擎,以技术创新为突破,推动心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神经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诊疗能力跨越式发展,“大病不出岛”的承诺已逐一兑现。
医疗先锋:“家门口”就医新突破
2025年4月28日上午,来自万宁市的两个月大的宝宝小钰(化名)从海南省人民医院顺利出院。20多天前,出生不足2个月的小钰经儿科、口腔颌面外科、耳鼻喉科多学科会诊,确诊为“皮-罗序列征”(小下颌畸形、腭裂)。以往,此类患儿需转诊至北上广救治,但长途转运风险极高。面对危在旦夕的小生命,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新生儿科、麻醉科、手术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多学科组成MDT团队,为小钰实施“下颌骨牵引成骨术”。一个半小时的手术中,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甘成文在小钰不足5厘米的下颌骨上精准植入牵引器,手术顺利完成。术后2周,小钰双侧下颌骨延长了14mm。目前孩子的呼吸基本恢复正常,体重也有了明显的增加。在成功完成首例后,又有两例危重患儿跨省求医。
省内首例开展的“皮-罗序列征”下颌骨牵张成骨手术。新华网发
脑干肿瘤曾是神经外科领域的“技术高地”。以往,海南每年有近95%的脑干肿瘤患者不得不辗转北京、上海等地求医,不仅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还因长途奔波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如今,医院神经外科王鹏程、黄垂学带领团队成功攻克脑干肿瘤手术难题,使岛内患者转诊率从95%降至8%,累计为患者及医保节省支出超500万元。
同时,医院与国内顶尖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协作关系,助力海南打造国际化、高水平的医疗健康产业新高地。2024年以来,分别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共建海南省神经疾病中心,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共建海南省心血管疾病中心,共接诊700多名疑难病患者,开展106台高难度手术,基本实现神经疾病系统及心脑血管疾病“大病不出岛”,为生命护航。
资源下沉:“一院一策”优化医疗布局
2025年4月24日,海南省人民医院全面托管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揭牌为“保亭分院”。这是医院“一院一策”、因地制宜实施精准帮扶的第五家分院。
在海南省深化医改的总体布局下,医院多措并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省级医院-县级医院”直通式帮扶机制的战略部署和“学科组团式帮扶”的模式,不仅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更显著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切实推动了分级诊疗制度落地见效。
2024年,分院及技术帮扶医院累计接诊患者同比增长6.13%,开展新技术新项目73项,累计开展手术同比增长5.93%。双向转诊患者2734人次,其中,上转疑难重症患者1449人次,下转康复患者1289人次。“省级托管+学科共建”的创新模式,不仅有效破解了县域医疗资源匮乏难题,更构建起患者“回流-费用降低”的正向循环机制,为县域医改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例。
白沙分院的血液透析服务能力已能满足当地终末肾病患者的治疗需求。新华网发
大病不出岛,便意味着县级医院必须着力提升自身的诊疗能力,提升重症抢救与转运能力。“如果市县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技能水平提高了,就能为患者赢得往上级医院转诊的机会。”屯昌分院院长田佳表示。下沉帮扶后,屯昌分院开展了“首例高选择性细胞因子吸附治疗”“重症超声”“肺水肿内引流”等多项新技术,极大提升了重症救治能力,重症患者收治率提升了30%。构建了“产科+重症+麻醉+输血”快速响应团队,2024年成功救治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重症孕产妇15例,实现100%救治成功率。
自贸红利:“先行先试”政策落地开花
从“跨海求医”到“家门口治大病”,医院与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形成战略联动,2021年以来,海南省人民医院主持、参与完成的特许药械项目落地83项,真实世界研究项目12项,受益患者超过2千人次。
2024年5月,医院综合介入科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介入科合作,成功完成国内公立医院首例钇90玻璃微球治疗肝癌的“先行先试”临床应用。上海瑞金医院王忠敏教授团队和海南省人民医院综合介入科林福煌教授团队完成全省公立医院首例原发性肝癌Y90玻璃微球治疗。
心血管内科团队也正是依托海南博鳌先行先试的优势,完成了从先行先试至高血压介入临床应用的转化,为省内高血压患者带来了长期、稳定控制血压的新选择。截至目前,心血管内科已完成20余例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在高血压介入团队建设、术前患者筛选、术中精细化操作、术后患者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以创新为刃,破除技术藩篱;以改革为擎,托举生命新高度。2021年以来,海南省人民医院开展各类疑难重症手术共13.5万台,以学科建设“龙头”带动区域医疗“飞跃”,形成了“建强品牌学科、打造优势学科、建好特色学科、助力培育学科”的差异化学科群建设体系。在人才、技术、科研、教学等领域不断拓展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关键领域不断开拓创新,续写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壮阔诗篇。(冯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