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据海南大学消息,该校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新能源光电材料与器件团队在新型光伏器件研发中取得阶段性进展。经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权威认证,该团队自主研发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认证效率达26.92%,以0.03%微弱差距紧追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最新公布的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世界最高效率纪录(26.95%)。
据了解,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认证效率是国际公认的核心技术指标,由权威机构在标准测试条件下验证,其微小提升往往意味着材料设计、器件工艺等底层技术的实质性突破,因而成为全球钙钛矿研发团队竞逐的重要指标。
研究团队表示,平台标准化工艺流程与原创技术方案“双螺旋”协同驱动模式是推动效率突破的关键。团队建设的能源光电智能协同高通量实验平台现已投入使用钙钛矿薄膜自动化旋涂制备系统,通过工艺参数数字化控制实现了制备流程标准化。同时,团队还基于钙钛矿光伏器件的微观物理机制研究,在关键科学领域取得突破性理论创新,为器件性能优化构建了全新理论框架。
团队研究员董碧桃指出:“当前效率值的提升验证了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但钙钛矿光伏技术的产业化仍需攻克长期稳定性、大面积制备等关键难题。”
下一步,海南大学团队将持续完善光电智能协同高通量实验平台建设,计划于2025年底实现“计算设计-智能制备-精准检测”全链条技术闭环。(王朝妙、郑丹婷)
【纠错】 【责任编辑:韩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