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记者从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政府获悉,作为海南申报“双世遗”核心文化载体之一,该乡洪水村金字形茅草屋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取得关键进展,16间文物茅草屋已完成修缮。
走进洪水村黎族传统聚落,可以看到青山环抱间,一座座形如金字、以茅草覆顶的黎族传统民居静静矗立。据了解,该传统聚落目前存有16间文物茅草屋,是全省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黎族金字形茅草屋聚落之一,也是海南申报“双世遗”其中一个点位。
为精准复原传统工艺与生活场景,近年来,洪水村在海南省旅文厅与北京清华同衡专家组指导下,通过科学分析材料、采集村民口述史等方式,系统性还原金字形茅草屋原始风貌。例如,修缮前组织原户主实地确认房屋细节,结合历史影像与村民记忆,逐项比对所用木材、墙体结构、屋内摆设等关键要素,确保修复后的茅草屋与村民搬迁前的居住状态高度契合,重现传统聚落的真实肌理。
同时,修缮工程开展了黎族金字形茅草屋营造技艺培训,累计培训村民30名,有20人参与修缮,其中5人被选定为茅草屋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村民凭借对传统建筑与工艺的深刻认知,在关键环节全程把控,进一步确保了传统工艺的精准还原。(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阳秀)
【纠错】 【责任编辑:韩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