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聚焦“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善营商环境为抓手,找准陵水定位,在产业布局中谋求海南自贸区(港)建设的陵水担当。新经济结构如何立,产业转型怎么破?陵水县委、县政府深入摸底调查,汇总厘清县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产业优劣势,按照我省十二个重点产业布局,抓紧机遇,确立陵水县域优先重点发展的六大产业,即热带高效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医疗健康产业、互联网产业、海洋产业,以及要实现彻底升级转型至高端的房地产业。从加强顶层设计,重点扶持培育旅游业、信息业等现代服务业以及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到因地制宜,指导各乡镇发展合适产业;再到“辨症施治”,在政策层面对新产业引进和停滞项目“重生”进行更精准把握……陵水强化顶层设计,将多项规划集中纳入“多规合一”,使县域经济发展有了“一张蓝图”的指引,也使产业转型升级有了方向。
敢于探路才有出路,海南自贸区(港)建设赋予陵水新的历史使命,也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陵水要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就是要破解“房地产依赖症”,谋划产业转型升级,扭转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局面。今年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下滑,导致陵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GDP仅增长0.5%。而房地产销售下滑对陵水财政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我们必须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转变发展方式,以更加科学的谋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陵水已经谋划布局,建设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清水湾旅游度假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清水湾国际信息产业园等一批重点产业园区,为产业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富力海洋欢乐世界、中国电科海洋信息技术产业基地、陵水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重大项目持续推进。新的产业布局框架渐次清晰,而在房地产聚集的“三湾”地区,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
陵水将牢牢把握海南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借助“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平台,扩大开放领域,争取与周边市县实现互联互通。将启动土福湾至海棠湾的交通道路连接项目,建设滨海旅游大通道,实现与三亚海棠湾的联通;同时,建立大型码头,正在规划建设英州赤岭港万吨级码头,争取打造海上丝绸之路的支点。积极拓展对外开放平台,加快推进国际农业论坛区项目建设,实现国际农业科技人才在陵水进行交流、培训;加快推进中非(海南)合作示范区建设,把陵水建成中非文化交流、合作的平台;发挥陵水国际羽毛球挑战赛等文体赛事品牌,打造大型国际赛事;用足用好用活先行先试政策,引进世界知名企业,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国际医院、科技信息等高端产业,将先行试验区打造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
持续努力之下,陵水经济开始逐步转身。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在固定资产投资中,非房地产投资完成44.74亿元,同比增长12.4%。产业结构优化的趋势已逐渐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