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末清初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海南文昌兴起到南洋地区营生的热潮,“下南洋”和“走西口”、“闯关东”,被人们称为中国近代史上三大人口迁徙行为。文昌人在南洋以勤劳智慧营生造福,带回的南洋文化与本地文化融合,深深根植于文昌人的生活中。

  在第六届海南文昌南洋文化节启幕之前,海南省文昌市委宣传部发起“南洋文化之旅 感受文昌魅力”大型媒体采风活动,新华网进行全程直播。

[新华网现场报道]
3月6日,“南洋文化之旅·感受文昌魅力”大型媒体采风活动启动。此次活动将行走文昌5大侨乡乡镇,旨在通过挖掘海南文昌的南洋文化来进一步探寻“侨”足迹、“侨”精神。参与活动的媒体有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海南日报、南国都市报、侨乡日报、国际旅游岛商报、海南电视台新闻频道、文昌广播电视台、新华网海南频道、新华网福建频道、南海网、人民网海南频道、凤凰海南、腾讯海南、新浪海南、海南新闻广播等。
[新华网现场报道]
本次活动将依次探访文昌5个侨乡乡镇,分别为文城镇、铺前镇、会文镇、公坡镇、东郊镇。新华网将跟随采风队伍为您带来现场实时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上午十点整,采风队伍到达第一站,位于文城镇的孔庙。文城镇的孔庙是海南省保护最好的孔庙,素有“海南第一庙”之称,现为海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面积3300平方米。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孔庙内考生前来为考试祈福而挂上的牌子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据介绍,2016年2月27日,孔子学堂正式开讲,自2月起至今,共授课53场,听众达3000多人。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史书记载:“文昌,星宫也。中国古代主功名利禄升迁之神明也。”文昌宫,就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宫殿。据介绍,古时的官员和学子会将此处用于祭祀和祈福。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蔚文书院,文昌中学的前身,如今讲堂被改造成文昌历史文化展馆,分四大部分,分别展示文昌千年文化教育的历史画卷。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这栋白色的,孔庙内最具南洋特色的建筑是民国时期的图书馆。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文昌孔庙尊经阁,这个古时收藏、查阅国学经典名著的堂阁,如今经常举办国学讲座,成为宣讲国学文化新场所。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游客参观孔子行教像。这尊孔子行教像为1993年文昌籍马来西亚华侨捐赠。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文昌孔庙游客络绎不绝。图为孔庙礼门,从礼门进孔庙是古代礼制根本。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出了孔庙,沿文中路一路直行则到达文昌市文城镇第二站——文昌中学。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文昌中学的前身为建于1595年的“玉阳书院”,清朝年间曾更名为“至公书院”与“蔚文书院”。跨越明清两朝代的书院时期,造就了16名进士,107位举人、30位武举人,培育生员万余人。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据文昌中学原副校长郑祝利介绍,学校里的许多建筑物都以归国捐资的华侨名字命名,例如:潘正洲教学楼、张光颖科学馆、文焕章图书馆、王兆松楼、陈家忠校史馆、陈川庆音乐厅等。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校史馆里满满两墙壁端放的奖杯记录着文中学生在排球和田径上获得的成就。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媒体记者们在文昌中学的陈家忠楼前合影留念。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午后天气阴凉,采风队伍来到文城镇第三站——文南老街。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文南老街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全长530米,宽7.5米。《台湾人的根》、《海外赤子》、《天涯怪客》等电影都曾到此取景拍摄。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据了解,文南老街按建筑风格可分为南北街道,南段沿街建筑是当年闯南洋的文昌侨民在异国创业、功成名就后,返乡而建的71幢具有浓郁南洋风格的骑楼;而北段则是116幢兼具近现代风格的建筑楼房。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文南老街,偶遇某剧组正在拍戏。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与文昌中学隔着教育路遥遥相望的是文昌华侨中学,这也是采风的第四站。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文昌侨中于1956年由旅居东南亚各国的侨胞集资创办,建校至今60年。文昌侨中的建筑物采用桥架式,每栋教学楼之间都有连廊连接,在连廊上设置的木牌会刻上遥相呼应的铭语,例如:行止于美与心止于善。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陈文民科学馆右侧的浮雕,上面镌刻着为华侨中学捐资兴学华侨们的名字。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赵玉山,是对文昌侨中捐资助学力度很大的一位新加坡华侨,他的子孙后代至今仍未中断对学校的捐助。校内的行政楼和图书馆都以其名字命名。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下午四时,采风队伍来到文城镇第五站——王兆松故居。王兆松是马来西亚琼侨届的著名侨领之一。如今的王兆松故居是其发家后回乡修建的房宅,希望留下一点“摇篮迹”,便于子孙后代访宗问祖和激励后人。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这是王兆松的侄孙,目前是王兆松故居的管理人。据他介绍,王兆松的6代子孙在90年代陆续回到故居来拜祖及祭祀,最高记录是来自12个不同国家的32位子孙后代齐聚一堂。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王兆松侄孙王禄理在介绍王兆孙及其子孙后代对海南教育的资助情况。据其介绍,目前,王兆松后人有130多人,遍布20多个国家,子孙后代继承发扬王兆松爱国爱乡精神,依托王兆松有限公司,连续十余年为社会捐资200多万元,涵盖教育扶持、社会救助等领域。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采风队伍来到文城镇采风的最后一站——松树大屋。松树大屋,又称为符家宅,是文昌市头苑松树村华侨富商符用铁110多年前回乡修建的宅院,具有非常明显的南洋建筑风格。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采风队伍在文昌文城镇的松树大屋。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参与活动的多家媒体记者手牵横幅,在采风活动首日的末站松树大宅门前合影留念。至此,采风活动在文城镇的第一日的行程正式结束,3月7日新华网将继续带来文昌之旅。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3月7日,“南洋文化之旅·感受文昌魅力”大型媒体采风活动集中于文昌市铺前镇展开。上午十时,采风队伍到达今日首站——铺前镇美宝村。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美宝村大大小小有100多户,其中村子外围的几栋老宅是归国华侨回乡修建的,南洋风格特色突出。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采风队伍来到其中一栋保存相对完好的吴家宅,宅子是由泰国华侨吴乾芬回乡修建,至今有101年的历史。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据其曾孙介绍,老宅的建筑材料是当年从泰国漂洋过海地运回来,地板和墙壁则是将珊瑚弄碎之后一点点人工砌成。作为装饰用的雕花在那个没有电脑设计的年代全靠人工雕刻而成,至今仍旧栩栩如生。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沿着乡镇公路一路前行,采风大巴缓缓驶进美兰村林家宅,这也是位于铺前镇的第二站。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林家宅始建于清朝末年,坐东南朝西北,三进格局,砖木瓦构筑,抬梁式,硬山顶,占地面积1710平方米。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据目前居住在林家宅的林道芳介绍,宅子是其曾祖父在越南发达之后,运回优质木材回乡建成,至今120多年都很硬实不掉皮。每栋屋内屋檐都建得很高,林道芳提到这也是林家宅的一个特色,三间屋子平均有7米的高度,而普通宅子至多3、4米。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下午,采风队伍来到铺前镇第三站——溪北书院。溪北书院是海南古代书院的代表之一,是我省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砖木瓦结构建筑物,辛亥革命后一直作为学校使用至今,占地面积6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潘存题写的“讲堂”中的“讲”字和杨守敬题写的“溪北书院”中的“书”字,都刻意少了一画(繁体字),意为“讲不完的学,读不完的书”。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讲堂后面,有栋二层的经正楼。经正楼过去主要用于藏书,内部有8根实木柱支撑,已有124年历史。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如今的溪北书院看上去依旧古朴,据介绍,目前的修缮方式主要以修旧如旧为主,这就意味着维护将耗资巨大。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采风队伍在溪北书院门前合照留影。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伴随着午后轻风带来的浓郁鱼腥味,采风队伍来到铺前镇第三站铺前渔港。铺前港背靠铺前镇,西与海口市美兰区的曲口、北港岛相望,港门向琼州海峡敞开,是海南省开发较早的一个渔商港埠,同时也是海南岛与大陆比较接近的港口之一。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据了解,铺前港自明代以来,就是海南出名的对外贸易人员流动和华侨华人出国的港口,古代侨胞中许多人都是从铺前港出国的。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与铺前渔港相邻的是今日采风的最后一站——铺前老街。铺前原名溪北,铺前老街现在叫胜利街,始建于1895年,1903年重新规划,1927年初具规模。胜利街长约400米,呈S型,两旁是充满异域风情的南洋风格骑楼。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据介绍,街道两旁的铺面开宽有七至十一二米不等,深二十多米,高均二层半,一层为铺面经商,二层为居家住宿,顶上半层为装饰建筑物。新中国成立后,珠江、八一等影视制片厂都先后选中铺前老街作为外景地,拍摄了《南海潮》《南海长城》《小螺号》《寸草心》等数部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影片和《五星级酒店》《冯白驹》《解放海南岛》等电视剧。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铺前老街里散布着一些老手艺理发店,理发师拿着剃刀一寸寸的为顾客理发成街头一景。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3月8日,“南洋文化之旅·感受文昌魅力”大型媒体采风活动涵盖2个侨乡乡镇,分别为会文镇和公坡镇。上午9点整,采风队伍来到今日第一站十八行村。会文镇湖丰十八行村位于会文镇的西部,距离会文墟约5公里,总户数66户,房屋设计分为五进式和七进式,其始祖从福建迁来文昌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据了解,十八行村建宅子的材料大多采用的是空心的青砖。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和十八行村相隔不远的白延圩是会文镇的第二站,位于会文镇西部,距文城25公里,始建于明代。民国时期,白延圩开设了花旗银行、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办事处,圩上开始流通新加坡币、美元等外币,所以人们当年称它为“小上海”。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老宅内的灰塑随处可见,蝙蝠寓意幸福,牡丹代表富贵,莲花象征纯洁,南瓜希求多子,瓶子意为平安,桔子寄托吉祥。据介绍,宅子里的窗户材料都是从南洋各国运回,窗扇衔接处的活页至今还很耐用。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在文昌市会文镇冠南村委会欧村,有一处林家老宅——“双桂第”,这是今日在铺前镇的第三站。双桂第是华侨林尤蕃所建,整座大宅位于村子中央,坐北朝南,占地1008平方米。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下午三时,采风队伍来到公坡镇的英敏小学,这也是今日的最后一站。英敏小学始建于1911年,曾因故停办,1988年由香港同胞陈文民先生牵头诸侨胞捐资复办。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学校的墙上展示了2004-2016年期间,侨胞们捐资助学的情况。据英敏小学校长介绍,复办至今,陈文民先生为英敏小学捐资总额超1000万元。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采风队伍和英敏小学的学生们在怀乡堂前合影留念。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3月9日,“南海文化之旅·感受文昌魅力”大型媒体采风活动最后一日上午的行程集中于东郊镇,下午增加了航天发射场的参观环节。上午9点30分,采风队伍来到东郊镇第一站老船长陈礼逢的居所。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陈礼逢,文昌市东郊镇人,14岁开始出海作业,27岁第一次前往西沙,有将近60年的出海经历。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陈礼逢至今仍保存着当年出海的各式证件和自制的罗盘图。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采访队伍在东郊镇拜访了椰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符史琼。东郊素有“文昌椰子半海南,东郊椰子半文昌”的称号。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椰雕桌,桌面磨得很平滑,没有粗糙的磨砺感。
新华网现场报道
[新华网现场报道]
手工制作的椰壳贝雕,名为百鹤图,据跟随符史琼学手艺的弟子介绍,该作品是非售品,目前多用于展览供人参观。
新华网现场报道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