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定安亲子小屋的“守标”与“破界”:一个留守村庄的托育试验-新华网


海南定安亲子小屋的“守标”与“破界”:一个留守村庄的托育试验

2025-07-17   14:30:42
来源:新华网
字体:

海南省定安县永丰村的“亲子小屋”内,亲子指导员正在带着婴幼儿做游戏。新华网发(林一帆 摄)

  新华网海口7月17日电(张瑜 林一帆)婴幼儿绘本、婴幼儿玩具……除了婴幼儿的活动空间外,在海南省定安县永丰村的“亲子小屋”外,还有一个专供大一点孩子的户外滑梯设备。7月15日,正值暑期期间,永丰村的“亲子小屋”吸引了不少附近村民家的孩子们在这里扎堆玩耍。

  与海南全省其他34个“亲子小屋”严格服务0-3岁婴幼儿不同,这里的门向所有乡村留守儿童敞开——从蹒跚学步的幼儿到背着书包的小学生,都在同一屋檐下找到了安全的活动空间。这一看似微小的“破界”之举,背后是海南探索普惠托育本土化路径的深刻实践。

  “我们村基本上都是一家好几个小孩,小娃来了大娃也会来。”永丰村亲子指导员王花指着满屋奔跑的孩子说,她所在的定安县永丰村是典型的劳务输出村。驻村第一书记曾家富道出困境:“青壮年外出,留守儿童要么由老人看管,要么是大孩子带着小孩。现在天气炎热,小孩会去玩水,去年隔壁村就有孩子去水库玩出事的案例。”

位于定安县永丰村的家庭健康服务中心。新华网发(林一帆 摄)

  留守儿童多、务工父母忙、隔代养育力不从心——这是乡村育儿的普遍困境。若严格限定0-3岁,大批学龄儿童将再次陷入“散养”险境。定安的亲子小屋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本土化调整——向大龄儿童敞开大门。亲子小屋依托村文明实践站建设,整合图书室功能,向所有留守儿童开放。于是,不足周岁的婴儿与七八岁的小学生共处一室,形成独特景象。

  小屋的“破界”开放,意外迎合了村里的额外需求。充满欢声笑语的小屋里,四岁半的莫瑞辰在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着手中的玩具。而他的父母就在距小屋仅百米之遥的辣椒加工厂里工作,再不必为看管孩子发愁。“以前带小的上工,大的锁家里看电视。现在俩孩子都送小屋,中午下班了就能去接。”接受采访的家长如是说,“让我们做家长的放心多了。”

  作为中国计生协推动生育友好政策的重要载体,“向日葵亲子小屋”正在海南加速落地。2025年4月,海南省计生协举办首次亲子指导员专业培训班,49名学员通过“线上理论学习+分组带教+操作演练+实操考核”的培训,系统学习婴幼儿营养喂养、睡眠习惯、语言认知等七大核心主题及亲子阅读、小儿推拿四项技能,并进行严格的考核,确保护理动作规范、知识传达准确。

定安县永丰村亲子指导员王花展示自己的培训结业证书和合格证明。新华网 张瑜 摄

  据了解,目前全省各级计生协依托妇幼保健机构、村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托育机构、幼儿园等场所建成嵌入式亲子小屋35个,已覆盖15个市县20个村居、社区,其中国家级项目点7个。每个小屋统一配备防滑地垫、防护角贴、适龄绘本及感统玩具,活动空间虽简朴却安全规范。当前海南省计生协正在三亚市和定安县开展健康家庭建设试点,整合资源打造家庭健康服务中心并配套“向日葵亲子小屋”,由家庭健康指导员(亲子指导员)负责管理,服务多龄段儿童。家庭健康指导员不仅为孩子们开展亲子活动,也开展健康小课堂,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孩子们把学到的健康知识与家人分享,成为小小健康宣传员,健康理念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走进孩子们的生活。未来更多本土化的“亲子小屋”将在满足0-3岁婴幼儿看护的基础上,延伸更多服务功能,满足基层健康家庭发展需要。

【纠错】 【责任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