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开幕 海南展馆展出精品文创和非遗文化-新华网


文博会开幕 海南展馆展出精品文创和非遗文化

2024-05-24   08:36:21
来源:海南日报
字体:

五月二十三日,海南展馆亮相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原题: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开幕,海南展馆展出精品文创和非遗文化

  海南文化秀鹏城

  从《南溟奇甸赋》的琼州诗意到非遗黎锦的千年传承,从国风文创的新潮有趣到椰雕贝雕的创意呈现……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海南展馆以“海南万里真吾乡 无限春风来海上”为主题,荟萃全省文化精华,汇集优质文化企业,让海南的文化之花在鹏城绽放。

  彰显文化创新能量

  当传统文化遇上时代潮流,会碰撞出哪些“爆款”?

  把苏东坡的《渡海帖》印在饼干上,把凤梨酥塑成苏东坡的形象,“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的快意也浓缩进酥饼里……“这些文创糕点也太有创意了!”站在海南展馆的海口滋游记食品有限公司展台前,河北观众贾鹏“走不动道”了,当即选购了6袋糕点。

  “滋游记”手信品牌成立于2023年年底,今年首次参加文博会。目前公司推出了“东坡悦礼”“小岛假日”“老街茶事”3个IP系列文创糕点,其中“东坡悦礼”以东坡文化为主题制作糕点,“小岛假日”以海岛物产为设计灵感,“老街茶事”则融入骑楼文化、南洋文化及非遗元素。靠着这3个IP,“滋游记”文创糕点销售额已超百万元。

  一个椰子壳,可以变成时尚包包、十二兽首香炉、好运福牌……把椰壳“玩”出花样的刘雅,是椰格格(海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今年她带了30多种椰壳文创产品参展,让人们看到了小小椰壳迸发出的“文化生产力”。

  从小看着爷爷做椰雕,刘雅深知流传千年的椰雕工艺凝聚着海南手艺人的艺术创造力。2008年,她从爷爷手中接过刻刀,让椰雕从摆件、工艺品拓展到生活用品、文创产品领域,赋予其更多活力。

  目前,刘雅设计的众多椰壳产品已成为游客喜爱的海南特产,每年销售额能达到300万元左右。

  传承与创新并举,文化与创意齐飞。黎锦坡鹿玩偶、红色娘子军主题笔记本、出水文物修复盲盒……漫步海南展馆,一系列产品让多彩的海南文化有了具象化的表达。

  搭建文化展示平台

  将棉花攥在手中,快速滚搓后缠绕到纺针上,脚踏纺车转动纺针,反复旋转拉捻之间,细白的棉线便越拉越长。“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描绘的或许就是这般场景。

  纺线的是东方市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符拥妹,在海南展馆里,她可谓是高人气明星,每次出场,总会引得众人举着手机围观拍摄。

  “织一条围巾要多久?”“怎么卖?”“可以现场向您定制吗?”观众不仅看表演,更对黎锦展现出极大兴趣,不少人当场就买下黎锦产品。

  “第一次参加文博会,没想到黎锦这么受欢迎。”织了44年黎锦,符拥妹不仅对传统黎锦纺织轻车熟路,对黎锦产品的创新她也能轻松驾驭。

  “我的耳环、手镯上的黎锦布料,都是我亲手织的,融入了年轻人喜欢的文化元素。”符拥妹说,织锦技艺虽然熟练了,但黎锦发展的理念要不停学习。

  这几年,文博会上的黎锦创意产品层出不穷:黎锦旗袍、黎锦包包、黎锦玩偶、黎锦香囊……看着黎锦从“冷”到“热”,符拥妹很自豪。

  是文化,也是技艺;有产品,更要传承。本届文博会上,专注贝雕的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南海工匠刘飞雄带着“95后”徒弟高克明一起参会。

  贝雕画属于纯手工制作,工艺复杂、精细。刘飞雄带领徒弟在技艺传承的基础上研发新产品,制作的贝雕画既有传统工艺的精湛,又有现代艺术的活力,在海南展馆里展出时,吸引了很多观众目光。

  “文化需要传承,技艺同样如此。”刘飞雄说,多年来他坚持以老带新延续贝雕技艺,此次他希望借助文博会展台,让充满海南特色的贝雕走向世界。

  文博会刚刚拉开序幕,海南展馆里的精彩故事未完待续。透过这一平台,更多人将看到一个古老也质新、悠久又活泼的海南。(记者 刘晓惠)

【纠错】 【责任编辑:张瑜】